洗涤行业的投诉呈日益上升
去年11月,严先生将一件花5000多元购买的某品牌防寒服送到成都一大型洗衣连锁店干洗,衣服在干洗后出现了大面积均匀掉色现象。干洗店认为是衣服质量问题,拒绝赔偿。今年1月16日,他将该衣服送至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免费检测办公室进行检测。2月6日,该院出具了检测报告,结论显示,该衣服耐干洗色牢度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之后,事情拖了几个月仍未得到解决,这是严先生万万没想到的。
这究竟是衣服质量问题,还是干洗店的责任呢?
干洗行业标准欠缺
不久前,记者来到成都市青羊小区内一家干洗店,表示要干洗一件羽绒服。当记者提出要当面看看使用何种干洗剂时,对方说衣服都是送到总店洗的,平时店里都不洗。记者再追问总店地址,对方以没有必要为由拒绝回答。此后,记者又走访了一些干洗店,店方说法大同小异,记者始终没能看到一家干洗店的干洗过程。
为何干洗店不愿让消费者看个明白呢?曾经营干洗店数载的张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据他介绍,有一定规模的干洗店,一台进口设备就要上百万元,国产干洗机的价格也要五六万元,一些小干洗店没有能力购置这些设备,有的干洗店收了衣服后,就用洗衣机水洗或手洗。
张先生说,专业干洗用的干洗剂四氯乙烯,一桶就要3000元左右。有些干洗店为了节约成本,就用四氯化碳来干洗衣服,结果就可能造成衣服掉色、变形等问题。更有少数小干洗店为节省干洗剂,就采取部分干洗,即用香蕉水或汽油擦去衣物上的油渍,然后再进行普通水洗。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针对干洗行业,目前国家有3个相关的标准,但3个标准都没有对干洗店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干洗剂和干洗机做出明确的规定。
干洗店投诉成热点
据记者了解,严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类似投诉也屡屡发生。省消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消费者对洗涤行业的投诉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已成为2005年十大投诉热点之一。
据介绍,造成此类投诉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四。一是为节约成本,少数经营者把消费者送来的衣物用水洗,而不按规定进行干洗。二是少数干洗店根本没有干洗设备,或只把设备当成摆设。一把熨斗、一个高压锅式蒸汽煤炉和一台滚筒式烘干机就是一些干洗店全部设备,或是店里摆着一台从来也不开的小干洗机。三是有些从业人员根本不懂干洗衣物的基本程序,致使被干洗的衣物掉色、变形或损坏,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四是经营者未尽到告知义务。一些衣物本身已有自然磨损,干洗店在接洗该衣物时未看出或未明示给顾客,以致在洗衣后发生纠纷;或是经营者明明知道有些材质的衣物不适宜干洗,为多接业务也不告诉消费者。另外,在开收据时,经营者填写的内容过于简单笼统,一旦发生纠纷双方都难以举证,给消协的调解工作带来困难。
贴身衣物不干洗
那么,干洗溶剂四氯乙烯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呢?
四川大学化学系的刘老师告诉记者,干洗过的衣物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关键看四氯乙烯残留量。全封闭式干洗机加装有冷凝回收和安全密封装置,干洗衣服时可将衣服上的四氯乙烯全部回收。但一些干洗店为降低成本,使用漏气的开启式干洗机,或者采用劣质干洗剂,就很容易出现干洗过的衣物上四氯乙烯残留量超标的问题。据成都市洗涤行业协会一位秘书长介绍说,四氯乙烯做干洗溶剂是国际通用做法,干洗机通常是全封闭操作,经过烘干等过程,绝大部分的四氯乙烯可回收循环使用,残留在衣物上的少量四氯乙烯,在通风处挂个3—6天,就会挥发殆尽。他表示,干洗行业应尽快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干洗业以及干洗剂使用的规范管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才能促使行业健康发展。
另据记者了解,尽管用四氯乙烯干洗很安全,但内衣不要干洗,因为内衣贴身穿,如果遇上非正规干洗店用劣质的四氯乙烯做溶剂干洗衣物,四氯乙烯在衣服上的残留不能完全挥发,会影响身体健康。
标签:
- 上一篇:洗衣店不识洗涤符号
- 下一篇:家用洗衣机应怎样选购